简体 / 繁体
普法强基在行动——昭通筑牢学校普法教育主阵地
发布时间:2023-03-16 15:52
来源:法规监审科
撰稿:
浏览次数:496
字体:【
分享:

自“普法强基补短板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全市教体系统紧紧围绕普法强基工作任务,深入分析短板弱项、紧盯普法重点人群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、不断扩宽宣传渠道,积极构建全覆盖校园普法宣传教育体系,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,不断提高干部师生学法、懂法、守法和用法思想意识,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昭通各级各类校园走深走实。

 一是当好“领头雁”,提升依法治教领导力。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、党内法规、教育体育法律法规,通过第一议题重点学、领导干部带头学、干部职工日常学、法治培训专题学、重大节日活动集中学等方式,全市教体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教育。

绥江县:推进法治机关和“学习型”机关建设,营造良好的学法、知法、用法环境,确保机关干部人人学法、人人懂法、人人守法,促进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,不断提高依法决策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管理能力。

昭阳区:坚持“带头学”与“全员学”相结合,不断拓宽学法渠道,深化法治学习,提高法律素养,做学法、用法、守法、护法的先行者。

二是用好“主渠道”,保障依法育人渗透力。各级各类学校将文化课与德育课、法育课有机融合,结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,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学科课堂中,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学生知“法”,在学科拓展中引导学生悟“法”,在综合实践中倡导学生用“法”,通过法治课、主题班会、家长会、学生会等形式,灵活采用故事教学、案例探讨、法治辩论等多种方法,使学科教学更加贴近生活。

盐津县:将法治讲座进校园和家长会有机结合开展,让法治教育切实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,共同构筑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方对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体系。

永善县:制定普法任务清单,开展普法对象摸排,开设思政普法、教师警示教育、线上专栏“三个课堂”,明确校园班子、法治副校长、教师、学生代表“四个共讲”,着力提高普法水平,推动普法纵深。

三是上好“大课堂”,增强学法用法综合力。充分发挥普法主力军力量,邀请各级政法委书记、法院院长、检察院检察长、公安局局长、司法局局长,法治副校长、基层法庭庭长、派出所所长、司法所所长、挂村干部及其他普法工作队伍力量,针对反暴力欺凌、防猥亵性侵、防非法网贷等重点内容,通过集体授课、专题讲座、实地参观、个别解惑等形式,采取以案释法、依法论事、现身说法等方式,开展法治教育1463次。

镇雄县:扣好开学第一粒法治扣子,为平安校园建设营造浓厚氛围。邀请政法部门普法队伍深入各校,根据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的违纪违法情况,以生动的案例为载体以案释法,从未成年人故意伤害、故意杀人、绑架抢劫、寻衅滋事、聚众斗殴、校园欺凌等行为及后果方面,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法治宣传教育。

巧家县:庭审现场“变身”法治课堂,“面对面”以案学法,巧家县人民法院巡回审判法庭走进校园,让师生零距离感受审判工作,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尊崇法律、敬畏法律的强烈意识。

四是织好“全民网”,营造浓厚法治氛围。各地通过法治宣传标语、法治宣传橱窗等形式,及“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”等媒介,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。各级教体部门及学校制作宣传标语1068条,设置宣传栏(橱窗、展板、板报)12476个,电子显示屏754块,QQ、微信发布法治信息12623条。截至目前,全市教体系统针对短板弱项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000余次,覆盖学校2400余所、学生86万余人。

下步,全市教体系统将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,建立考核评价制度,建立部门联动机制,充分发挥教师普法力量,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,以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、法治校园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